近日,江西滕王閣、廬山、三清山等核心景區內,一座座古韻與現代感交融的直飲水亭悄然“上崗”,成為游客旅途中的暖心驛站。從“一瓶水”的細節入手,江西文旅服務正以更人性化的設計,刷新游客體驗,傳遞“山水人文”背后的城市溫度。
山水之間“解渴亭”:文化地標嵌入便民服務
在滕王閣景區,一座仿唐風格的
直飲水亭
與主樓建筑群渾然一體,青銅色飛檐下配備高矮雙出水口,方便兒童及輪椅使用者取水。“登完閣樓口干舌燥,沒想到能直接喝到甘甜的溫水!”來自杭州的游客陳先生驚喜地表示。據江西省文旅廳統計,目前全省11個5A級景區、60%的4A級景區已鋪設直飲亭,其中廬山景區在交通接駁點、觀景臺等區域設置28處,單日最高服務游客超1.2萬人次。景區工作人員介紹:“直飲水溫常年控制在20-25℃,夏季提供清涼模式,冬季可加熱至40℃,兼顧解渴與舒適性。”
科技賦能“放心水”:從水質到運維的全鏈條護航
直飲水亭的“隱形實力”藏在技術細節中。廬山景區直飲水設備負責人透露,每座亭均配備四級過濾系統,可攔截99.99%的細菌雜質,并通過物聯網實時回傳水質數據至監管平臺,確保TDS值、pH值等指標100%達標。在婺源江灣景區,直飲亭頂部加裝太陽能板,實現低碳供能;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的直飲亭則加載了語音導覽二維碼,掃碼即可收聽景點介紹。“這不僅是飲水點,更是微型服務基站。”江西省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服務升級“口碑戰”:小設施撬動大文旅
對于文旅市場而言,直飲亭的“附加值”正在顯現。攜程平臺數據顯示,2023年江西景區好評率同比提升18%,其中“便捷設施”提及率增長35%。三清山景區商戶李女士觀察到:“以往游客總背著沉重的水壺,現在輕裝上陣,消費意愿更強了。”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城市形象的塑造——景德鎮將直飲亭與陶瓷文化結合,出水口設計成青花瓷瓶造型;贛州則在飲水臺雕刻客家圍屋紋樣,讓游客喝水時也能感受在地文化。
“文旅競爭已從‘拼資源’轉向‘拼體驗’。”江西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專家指出,直飲亭這類設施的普及,既是對游客需求的精準回應,也是全域旅游服務體系的必要拼圖。據悉,江西計劃兩年內實現4A級以上景區直飲亭全覆蓋,并拓展“直飲水+充電休憩+緊急救助”等復合功能。當“一瓶水”的溫度融入“江西風景獨好”的品牌,或許這正是文旅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。
全國服務熱線